“我们在本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如何构造一个可持续的、宜居的世界。如今,海平面上涨威胁海岸线,日益频繁的旱灾不断改变生态系统,全球碳排放仍在持续增加。”3月17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访问清华大学时说。当日,她发表了题为“大学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的演讲。
福斯特赞赏中国一直以来为解决复杂经济与环境问题所做的巨大努力,“中国不仅帮助6亿人摆脱了贫困,而且实现了风能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太阳能装机容量世界第二的巨大成就。正如一位哈佛气候专家所言,中国在能源系统低碳化方面的投入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
她指出,虽然我们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气候变化的规模和复杂性仍要求我们保持谦逊。我们已经有一个好的开端,但这仍只是开端。要实现《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的承诺,需要社会每个领域都做出贡献。工业界、教育界、农业界、商界、金融界乃至每个公民,所有主体的参与都至关重要。这将是一次能源和环境的革命,将引领两国共同走上繁荣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福斯特说,要有效应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首要条件是合作。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伙伴来共同解决。气候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喝着同样的水,共享同一个地球。我们不能再各自为政,因为代价实在太大。她讲述了自然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所写《大雁归来》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妇女受过良好教育,在大学时表现优异,却“从没见识过大雁每年两次飞越她遮风挡雨的屋顶”。这位妇女常吹嘘自己受过良好“教育”,但奥尔多·利奥波德问,“教育”是不是仅在让她“牺牲认知力来换取价值小得多的东西”?他补充说,如果牺牲了对大雁的“认知力”,那么大雁很快就会变成一堆羽毛。
福斯特说:“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相互理解和对共同环境危机的认识,不能在解决问题时团结一致,恐怕一切都会变成‘一堆羽毛’。”
在她看来,应对挑战的第二个条件是研究。“中国人常说‘学无止境’。无止境的研究包含着跨学科探索。建造可持续生态城市,不仅是一个工程学难题,还牵涉到伦理和设计、法律和政策、商业和经济、医学和公共卫生、宗教和人类学,甚至历史学领域。历史学可以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是如何长期互动的。”
此外,福斯特认为,保持开放状态和具备长远眼光非常重要。新知识来自无尽的探讨、辩论、思考以及怀疑精神。必须清楚认识到,做学问,每条道路都可能通向新的答案,所以每条道路都应该开通。
福斯特同时表示,年轻人将会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领导世界,如何使他们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好准备,关键在于吸引最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接触多元的观点,努力成为跨越学科人才。
“我们面临诸多挑战,但并非来自自然,而是来自我们自己。只有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赢得这场伟大的战斗。有人曾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事将影响未来二十年,而未来二十年将影响整个世纪。”福斯特说。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