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围栏封育、封山育林、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区的植被和草原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成立于1985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自然保护区委员会成员。
该保护区是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代表,总面积58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80.59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沙地森林以及河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及各类生态系统中繁衍生息的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状况,维护京津地区生态安全。
据保护区副主任赛那介绍,和其他的自然保护区内不一样,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内目前有9578户,21265名从事牧业生产的牧民。其中核心区有144户592人,他们养殖着约62400只羊、3310头牛和290匹马。这些牧民一直以来都在这片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保护区的草原使用权绝大多数也归牧民所有。因此,在进行自然保护区的管护时必须将牧民考虑进来,管理局近年来通过加强宣传、和牧民签订责任状、提供线索奖励等形式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的意识,并聘用4名兼职管护员,带动广大牧民自觉保护草原,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也有效解决了自然保护区人员少面积大且核心区分散的管护难题。
赛那说,现在保护区内的牧民对草原的保护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不会超载放牧。另外,牧民如果发现了火情、破坏草原的行为,都会在第一时间告知管理局,这几年在牧民的举报下查处挖沙取土,违规探矿、放牧、挖药材等各类行政案件每年都在10起左右。他说:“正是有了广大牧民的参与,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才得到了有效管护。”
近年来,该保护区还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3万亩、飞播2万亩、围栏封育43万亩;结合国家沙源治理工程及锡林郭勒盟“围封转移”工程,完成封山育林2.5万亩,围封核心区面积6.24万亩,对个别沙化缓冲区进行治理达3万亩;并完成从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生态移民80余户。保护区通过种植沙柳、设置沙障等方式治理沙化区域5000余亩,建设景观围栏21000延长米,通过围栏封育、封山育林、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区的植被和草原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依据中科院地理所在保护区范围内所做调查,保护区在2000年—2009年间,草地总面积增加了4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在增加了约300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6%。
保护区境内共有种子植物654种,苔藓植物76种,常见大型真菌47种,常见地衣29种;保护区内共发现有脊椎动物28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是鸟类和兽类)42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II级保护动物36种。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