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自然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也最有效的途径。”
7月9日,即将迈进古稀之年的我国生态学家、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教授陈家宽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之“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与市场化”分论坛上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位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老教授在现场提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四大挑战。
陈家宽认为,第一大挑战就是体制机制的障碍,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或自然保护区项目的申报、投资、建设和管理均存在巨大困难。具体来说,保护的自然地理单元被行政区域分割,比如如武夷山就由多个省市分头管理;其次,同一生态系统保护对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比如河流、湖泊和滩涂就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另外,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归属于不同等级行政区。
“美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是国家管理的。我也倾向于由中央政府集中管。”陈家宽建议,首先,应该建立自然保护区由同级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体制;第二,应该把分属到各部委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职能集中到环保部;第三,国家环保部应该下设自然保护区局行使管理职能;最后,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自然保护区群与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第二大挑战是保护空缺明显,这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战略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比如野生稻等农作物这样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均存在空缺。
对此,陈家宽表示,建议组织科学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进行科学分析,并发布保护空缺的指导性文件与优先保护方案,以及修改或者出台相应文件为抢救性保护开路。
第三大挑战为目前对于主要保护对象动态及管理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最后,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对自然保护的巨大威胁则为第四大挑战。如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的冲突还在不断曝出。
对于目前国内一些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陈家宽也严厉地提出,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的伟业,绝对不能成为政府或企业经营旅游或房地产的幌子。
除了阐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并给出对策,他也在演讲中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以朱鹮为例,这一生物在日本和俄罗斯都灭绝了,中国在1981年的时候发现只剩下7只。”陈家宽说,让人欣慰的是,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10多处朱鹮栖息地自然保护区,这些努力让野生朱鹮数量从当时的7只发展到了1000只左右,活动面积也由最初的20平方公里扩展到了1.3万平方公里。
另外,我国目前有60多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由2000年的1100多只增加到2013年底的1864只。长江湿地保护网络、黄河湿地保护网络以及海滨湿地保护网络也在努力的完善中。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